第34章(1 / 1)

对此,惠能说了一段虽很长但却十分重要的话:“我此法门从上已来,顿渐皆立无念为宗,无相为体,无住为本. 何名无相?无相者,于相而离相;无念者,于念而不念;无住者,为人本性,念念不住,前念、今念、后念,念念相续,无有断绝;若一念断绝,法身即离色身. 念念时中,于一切法上无住,一念若住,念念即住,名系缚;于一切上,念念不住,即无缚也.此是以无住为本.善知识!

但离一切相,是无相;但能离相,性体清净,此是以无相为体. 于一切境上不染,名为无念;于自念上

1“善知识”是佛教中人对具有较高的道德学问的僧侣、居士的称谓.

-- 213

中国哲学初步702

离境,不于法上生念. ……是以立无念为宗.“

1

这段话阐明了如下几层意思:一,因为凡人喜从所见境上起念,而有念便会产生虚妄、邪恶的见解,从而劳笼身心,所以必须立“无念”以破之. 但是,无念并不是“百物不思”

,也不是一念不起,而是“于念而无念”

,即不要将意念执著于任一境相上,也不要执著于随起随灭的任一意念本身;二,不执著意念于境相,必须以“无相”为前提. 所谓“无相”也不是要空掉所有的诸法之相,而是要“于相而无相”

,即不将任一境相执认为定相;三,众生是凡人,他们往往既执著于外境,又执著于意念,因此要真正达到“无念”

、“无相”的境界,关键在于“无住”。

“无住”并不是念念相续、相相相替之意,而是不滞着于任何意念和任何境相,也就是外不住境、内不住心的意思. 而要做到这一点,就需要一系列具体的方法来帮助. 惠能由此便提出了一套崭新的、与传统佛教的修持方法大异其趣的修持方法:传统佛教认为,“禅定”是一种凝神住境思虑的修行功夫,而惠能释之为“外离相即禅,内不乱(性)即定,外禅内定,故名禅定”

2;传统佛教认为,众生要修成佛果,必须削发为僧尼、入寺庵修行,而惠能则主张,众生能否成佛的关键是他们能否识心见性,故出家修行与在家修行、落发为僧与婚娶不避,只要能证悟本性,都能成佛;传统佛教认为,涅槃佛果是远在彼岸的超验的、不可思议的境界,而惠能则认为,涅槃佛果是于世离世、即世

1《坛经校释》,第32页.2《坛经校释》,第37页.

-- 214

802中国哲学初步

超世、即验超验之境,“烦恼即是菩提”

、“直心即是净土”

;传统佛教认为,成佛是一个漫长的过程,需要经过长期修持方可“转凡成圣”

、“离生向佛”

,而惠能则主张凡圣之异、生佛之别全在一念之差,“迷即佛众生,悟即众生佛;愚痴佛众生,智慧众生佛”

1;传统佛教认为,佛经是佛说法语录,具有至上的权威和价值,而惠能则认为,佛经(包括他自己的《坛经》)只不过是善知识开悟众生的方便说法,众生开悟后,佛经再也没有任何意义,因为任何语言文字都有其自身的限制,不能表达真如涅槃这种超理性的、只有直觉才能通达的境界.……如此等等,都充分显示了惠能对传统佛教的发展与超越.惠能认为,通过这样的修行功夫,众生便进入了“离二相诸尘劳”

、“不染万境,而常自在”的至上美境,这种境界排除了所有具体的真、善、美和假、恶、丑之意念和境相,是一种即真、善、美、假、恶、丑而超真、善、美、假、恶、丑的真如之境. 证得了这种真如之境,再以“般若智慧”观照世间万物,所见形相虽与凡夫俗子眼中之相无异,但是,它们的本质却完全不同了:在凡夫俗子眼里的万物,是善与恶、美与丑、真与假相互对待的经验性的万物;而在见性成佛者眼中的万物则是已经超越了理性分疏与善恶、美丑、真假对待的超验的万物. 这种不同,在青原惟信禅师的下述著名公案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,我们就用它来结束本文:“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,见山是山,见水是水. 及至后来,亲见知识,有个入处,见山不是山,

1《坛经校释》,第108页.

-- 215

中国哲学初步902

见水不是水.而今得个休息处,依前见山只是山,见水只是水.“

1

1《五灯会元》卷第十七.

-- 216

012中国哲学初步

范缜

就在佛教有神论的发展处于很炽热的时期,一位学者挺身而出,写下了千古名篇《神灭论》。这位学者就是南朝时期的范缜.范缜(公元450—515年)

,字子真. 他的《神灭论》一出,“朝野喧哗”。竟陵王肖子良曾以高官劝诱他放弃他的观点,范缜竟答以决不“卖论求官”。

梁武帝曾组织名僧宿儒几十人驳难范缜,而范缜“辩摧众口,日服千人”。可见范缜持论的坚实与为人的坚强. 他的《神灭论》在中国哲学史上比较正确地解决了形神的关系问题. 可惜,范缜没有进一步触及佛教的本体论.

形神关系的论争与《神灭论》的贡献

形神问题所说的“形”

,是指人的形体;与之相对应的“神”

,则是指人的精神现象. 形神之争,是如何解释人的生

-- 217

中国哲学初步112

理机能乃至思维活动与其躯体之间关系的争论.先秦时期,已经提出形神问题. 如《管子. 内业篇》说:“凡人之生也,天出其精,地出其形,合此以为人.”庄子则认为:“精神生于道,形本生于精”

1. 这些都说得比较含糊.到荀子才明确提出“形具而神生”

2的命题,肯定精神对形体的依赖关系. 但他对这个命题没有充分论证,在当时也没有引起争议.到了汉代,司马谈在《论六家要旨》中,也论及形神关系.他说:“凡人所生者神也,所托者形也,……形神离则死.死者不可复生,离者不可复反(返)。”他认为精神必须依托形体,形神相离就意味着死亡. 但却又说:“神者生之本也,形者生之具也”。

这就把精神看作是人的生命活动的主宰.形体只是精神寄居的场所,没有摆脱《管子. 内业篇》以来的形神观的影响.西汉末年,桓谭为了论证形神关系,提出了著名的“烛火之喻”。

“精神居形体,犹火之燃烛矣. ……烛无,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;又不能复燃其灺. 灺,犹人之耆老,齿堕发白,肌肉枯腊,而精神弗为之能润泽. 内外周遍,则气索而死,如火烛之俱尽矣.”

3火的燃烧,不能离开烛;同样,人的精神也不能离开其形体而独存. 人老体枯,精神不能使枯干了的形体重新润泽起来. 等到形体内外都干枯了,便气绝

1《庄子. 知北游》2《荀子. 天论》3《新论. 形神》

-- 218

212中国哲学初步

而死,如同烛尽火灭的情形一样. 桓谭以此来论证根本不会有长生不死的人存在,从而反对“求为异道”的神仙方术之类的迷信.东汉初,王充进一步发挥了桓谭的观点,他说:“天下无独燃之火,世间安得有无体独知之精?”

1

“人之所以生者,精气也;死而精气灭. 能为精气者,血脉也;人死血脉竭,竭而精气灭.”

2

人的精神源于血脉,人死血脉枯竭,精神便无从谈起. 这是以医学知识为依据的形神论. 然而,王充承认精气是一种游离的物质实体,因而又有所谓“粟囊之喻”

:他认为,就像囊破而粟米会漏出一样,人死精气就会散失. 这个比喻承认精神可以离开肉体,便为后来佛教唯心论的形神观造成了可乘之机.佛教传入中国后,为了论证它的“因果报应”

、“生死轮回”论,即抓住以薪火喻形神的理论弱点而进行立论,如东晋时的慧远就说:

“火之传于薪,犹神之传于形.火之传异薪,犹神之传异形.”

3

这里慧远显然利用了烛火之喻中的漏洞. 因为柴薪燃烧将尽时,火还可以引向另一柴薪继续燃烧.慧远以此论证人死后,灵魂(精神)可以离开此身而转向他体. 这便为佛教“因果

12 《论衡. 论死》3《沙门不敬王者论》

-- 219

中国哲学初步312

报应“

、“三世轮回”等说教找到了中国式的理论根据.南北朝时期我国杰出的无神论者范缜,吸取了桓谭、王充在这方面的教训,在与佛教徒针锋相对地论争的过程中写下了著名的《神灭论》一文,从更科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对形神关系的新见解. 其主要论点是:第一,形神相即. 他指出:“神即形也,形即神也. 是以形存则神存,形谢则神灭也.”

这里“即”是不分离之意. 也就是“名殊而体一”——同一实体的两个方面. 范缜首先针对的是佛教徒鼓吹的“形神相合”与“形神相异”的谬论,即反对佛教徒以为形神可以分离,灵魂能够超脱转生的唯心论说教. 同时,他也在纠正神以形为馆舍,或“烛火之喻”中以形神为二的理论局限.第二,形质神用. 为了论证形神一元而不可分割,范缜又指出:

“形者神之质,神者形之用,是则形称其质,神言其用. 形之与神,不得相异也.”

他以精神为肉体的功能或作用,从而用“质”

、“用”范畴来解释形神关系,这便明确地区分了形为实体与神为功能的不同,说明了功能虽非实体,但又要依赖于实体的深刻道理.亦即证明了精神只是形体这一具体物质的属性,不再能异体相传. 为此,范缜扬弃了“烛火之喻”而提出“利刃之喻”

,用以说明形神一元:“神之于质,犹利之于刃;形之于用,犹刃之于利.……未闻刃没而利存,岂容形亡而神在?”

最新小说: 领主:兵种上古神魔,就问怎么输 我的传奇币可提现 我!被PDD卖掉的世界冠军上单 重生归来的我,创造游戏世界 乾坤世界有乾坤 燃烧军团浮生记 种田领主,我的技能无限进化 wargame之新的传奇 全民种族模拟:开局成为蚁后 无限敏捷之赠品的崛起